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肛周脓肿:这是肛瘘最主要的原因,大约80%以上的肛瘘病例是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当肛腺感染形成脓肿后,自行破溃或通过手术切开引流,可能形成异常通道,即肛瘘。
2.消化道疾病:如克罗恩病、结核病等慢性炎症性肠病,可以导致肛周区域反复发炎,从而增加肛瘘形成的风险。
3.外伤:肛门或直肠部位的创伤,包括手术后的伤口愈合不良,可能导致瘘管的形成。
4.感染:一些特定的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肛周组织的炎症和坏死,进而形成瘘道。
5.免疫系统问题: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容易发生感染,从而高发肛瘘。
预防肛瘘可从减少肛周脓肿的发生入手,保持良好的肛门卫生,注意饮食健康以防止便秘,以及及时治疗肛周感染。当出现肛周持续疼痛、红肿或流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