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因: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食物中毒。细菌感染多由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引起,而病毒感染则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主。食物中毒通常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2.临床表现: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腹痛、腹泻,且大便可能带有粘液或血液。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有时还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身体在对抗感染时出现的体温调节异常。
3.流行病学:急性肠胃炎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受到影响。这与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有关。
4.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来初步诊断急性肠胃炎。必要时,会进行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病原体。
5.治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关键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防止脱水。轻度病例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自我管理;重度病例则需要静脉输液。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应避免饮用不洁净的水和食用受污染的食物,以预防此类疾病。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