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伤口清洁:在此阶段,应继续保持伤口的清洁,以防止感染。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菌溶液轻柔地清洗伤口。
2.换药频率:随着渗出减少,换药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需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此阶段的具体换药时间应根据医生建议,通常每隔48小时进行一次。
3.保湿敷料使用:选择透气性良好且具有保湿效果的敷料,如水胶体敷料,以维持适宜的湿润环境,促进愈合,同时防止结痂和瘢痕形成。
4.控制感染:若发现伤口有感染迹象,需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局部可使用抗菌药物敷料,并依据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5.营养支持:加强营养摄入是修复阶段的重要环节,包括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有助于组织再生和修复。
6.监测愈合进程:定期由专业医务人员检查伤口情况,以及时发现异常,如感染、坏死或不愈合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促进烧伤创面的有效愈合,需要持续关注伤口变化,合理选择敷料及用药,同时进行全身支持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