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分餐制:将每日三餐分成5-6次小餐,这有助于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同时,每餐间隔时间应均匀,大约每2-3小时进食一次。
2.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天摄入的总碳水化合物量应该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建议为175克左右。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类、豆类和某些水果蔬菜,有助于缓慢释放糖分。
3.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帮助稳定血糖。每日膳食纤维摄入应达到25-30克,可以从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中获取。
4.限制高糖、高脂肪食品:避免甜点、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零食。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并且可能增加体重,不利于血糖控制。
5.适量蛋白质和健康脂肪: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每日饮食中应包括适量的瘦肉、鱼、鸡蛋、豆类以及坚果和植物油等健康脂肪。
6.监测血糖: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记录血糖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应控制在95mg/d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20mg/dL以下。
7.积极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血糖控制。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游泳或孕妇瑜伽。
严格遵循上述饮食控制方法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通过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孕妇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