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中药十八反:
1.甘草(甘草、炙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这四药性烈,有毒,甘草解毒力强,两者合用会降低甘草的解毒效果,甚至引发毒副作用。
2.乌头(制川乌、制草乌)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乌头有剧毒,这六味药物均含有黏液质,与乌头结合后容易生成难以吸收的沉淀。
3.厚朴反泽泻。厚朴具有燥湿、行气的作用,而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两者功能相悖。
4.丁香反郁金。丁香温中降逆,而郁金活血破瘀,两者功能互相抵触。
5.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藜芦性寒具毒,这几种药物补虚益气,与之配伍易引发不良反应。
中药十九畏:
1.硫磺畏朴硝。硫磺燥热,有毒,朴硝清热泻火,两者对抗。
2.水银畏砒霜。同为剧毒药物,同时使用会加重毒性。
3.狼毒畏密陀僧。狼毒有剧毒,密陀僧能解其毒性。
4.巴豆畏牵牛子。巴豆峻烈攻下,牵牛子性寒,两者相克。
5.牙硝畏三棱。牙硝泻下通便,三棱活血祛瘀,两者作用相反。
6.川乌、草乌畏犀角。乌头剧毒,犀角有解毒作用。
7.苦杏仁畏黄芩。苦杏仁含氰甙,有一定毒性,黄芩清热,两者相反。
8.红娘子畏黑豆。红娘子有小毒,黑豆解毒。
9.人参畏五灵脂。人参大补元气,五灵脂破血化瘀。
在使用中药时,应严格遵循配伍禁忌,避免上述十八反、十九畏的组合,以防止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合理配伍才能发挥中药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