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道功能紊乱:
便秘: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粪便在直肠内堆积,刺激直肠壁,引起肛门憋大便的感觉。
肠易激综合征(IBS):这种慢性肠道疾病会导致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排便不尽感。
2.直肠疾病:
痔疮:内痔或外痔在充血、炎症或出血时,会导致直肠和肛门部位的不适感,产生憋大便的感觉。
直肠脱垂:直肠部分脱出肛门之外,会引起持续的肛门不适和憋大便感。
直肠肿瘤:直肠内的肿瘤可能压迫直肠腔,影响正常的排便反射,导致持续的憋大便感。
3.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损伤:如脊髓损伤或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等,可能影响肠道和直肠的正常神经控制,导致憋大便感。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中风等疾病,也可能影响排便反射和直肠的感知能力。
一旦出现肛门憋大便感且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及定期体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