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因:
膀胱过度活跃:主要是由于膀胱肌肉(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尿液无法控住。
神经病变:如中风、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
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会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导致急迫性尿失禁。
药物: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可能增加尿量和排尿频率,从而引发急迫性尿失禁。
2.症状:
突然且无法抑制的强烈尿意。
尿意一旦出现,即便是短时间内也难以到达厕所。
伴随夜尿增多,需要频繁起夜排尿。
每日多次排尿,每次尿量较少。
3.诊断:
病史采集:包括症状描述、持续时间、频率及相关因素等。
尿液分析: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等,排除结构性异常。
4.治疗:
行为疗法:包括膀胱训练和盆底肌锻炼,以增强控尿能力。
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物、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用于改善膀胱过度活跃。
手术治疗:对药物无效或情况特别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膀胱扩大术。
急迫性尿失禁可以通过综合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手术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