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手术治疗:
适应症:对于一些局部晚期但仍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手术可能是首选。
手术类型: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胸膜外肺切除术。
成效:手术可以明显减轻病灶,但因存在复发风险,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2.放射治疗(放疗):
作用机制: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放射线杀死癌细胞。
适应症:适合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或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类型:包括外照射和内部放射治疗(近距离放疗)。
副作用:可能引起疲劳、皮肤反应和肺炎等不良反应。
3.化学治疗(化疗):
作用机制:使用药物来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常用药物:顺铂、卡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
适应症:通常用于无法手术或不适合放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辅助治疗。
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和骨髓抑制等。
4.靶向治疗:
作用机制: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通过特殊药物阻断癌细胞生长。
常用药物: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主要针对EGFR突变的患者。
适应症:基因检测明确有靶向药物相应靶点的患者。
优势和副作用:副作用较少,但耐药性问题仍需警惕。
综合以上方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癌症分期、身体状态、基因突变情况等。合理的多学科合作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