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支撑导管和微导管的区别

2024-1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颅内支撑导管和微导管是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功能、结构和使用场景。

1.功能:

颅内支撑导管:这种导管主要用于提供支撑,帮助引导更细的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复杂的血管网络。它通常用来稳定通路,以便后续的操作更加顺利。

微导管:微导管则是用于直接输送药物、造影剂或微创手术器械到病变部位。这种导管非常细,可以到达远端的小型血管,非常适用于需要精确定位的操作。

2.结构:

颅内支撑导管:这类导管通常直径较大,壁较厚,具备一定的刚性。其设计目的是确保在复杂的血管系统中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和导向。

微导管:微导管的直径非常小,通常在0.6至1.8毫米之间,以柔软且灵活为主要特点。其设计能够适应弯曲的血管结构,确保能够顺利到达目标位置。

3.使用场景:

颅内支撑导管:主要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辅助工具,例如动脉瘤栓塞术时,用于支撑并引导微导管通过复杂的血管路径。

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种微创神经介入手术,如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治疗、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脑肿瘤的局部药物输送等。

选择使用哪种导管取决于具体的临床需求和手术方案。对于需要长距离引导或复杂路径的操作,颅内支撑导管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稳定。而对于需要精准定位和柔性操作的情况,微导管则不可或缺。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导管常常会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