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术前准备
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定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对周围脑组织的影响。
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全身状况、凝血功能和是否有其他合并症。
2.麻醉与定位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无痛感。
使用立体定向仪器或导航系统精确定位血肿部位,确保手术路径的准确性。
3.颅骨开窗
在头皮上切开一个小口,并通过钻孔去除一部分颅骨,形成一个手术窗口,通常称为“开颅”。
4.脑组织保护
通过显微镜或内窥镜技术,小心翼翼地分离脑组织,避免对正常脑组织造成损伤。
使用电凝或其他止血技术控制出血,确保术野清晰。
5.血肿清除
使用微吸引器或其他微创工具,逐步将血肿吸出。
对于较大或较深的血肿,可能需要分段清除,以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6.血管修复与止血
查找并修补引起出血的破裂血管,使用缝合或电凝等方法进行止血。
确保术区内没有残留的血液或新鲜出血点,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7.关闭切口
将移除的颅骨片重新植入,并用钛板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
缝合头皮切口,完成手术。
术后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生命体征及术区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再次出血、感染或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