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临床症状:
急性期:常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全身不适等症状,类似流感表现。
亚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逐渐加重的咳嗽、呼吸困难和体重减轻。
慢性期:长期暴露于致敏原后,患者可出现持久性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发展为肺纤维化。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急性期可见双侧浸润影,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显示斑片状磨玻璃影及网格样改变。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能更清晰地显示小叶中央结节、磨玻璃影、网状影及蜂窝样改变。
3.实验室检验:
血清学检测:查找特异性抗体,如沉淀素试验阳性,可提示存在致敏原的暴露。
肺功能检查:通常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析: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增加,有助于鉴别诊断。
4.病理组织学检查:
活检:通过支气管镜或外科方式获取肺组织样本,观察间质性炎症伴小叶中央肉芽肿和巨噬细胞浸润。
5.环境和职业史:
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环境和职业史,明确是否接触过致敏原,如禽鸟蛋白、霉菌、木尘等。
过敏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以上各方面的信息。对于疑似病例,应尽量避免继续接触潜在致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