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形成机制:
头皮由皮肤、结缔组织、筋膜、疏松结缔组织和骨膜五层组织构成,其中第四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网络。当头部受到撞击时,这些血管可能会破裂,导致血液渗入第四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从而形成血肿。
血肿的大小取决于受伤时的力量和血管破裂的程度,严重者可能伴随颅骨骨折。
2.症状表现:
局部肿胀:主要表现为头皮凸起,按压时感觉柔软。
疼痛:头皮血肿会引起局部疼痛,尤其是在触碰或按压时疼痛加剧。
瘀斑:随着时间推移,血肿周围的皮肤可能会出现青紫色瘀斑。
3.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头皮血肿。
影像学检查:如有必要,可进行CT或MRI扫描,以排除颅内损伤或其他并发症。
4.治疗方式:
冷敷:在受伤后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20分钟,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
热敷:在受伤24小时后,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止痛药或抗炎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持续扩大的血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引流。
尽管头皮血肿通常是自限性的,并且会在数天到数周内逐渐恢复,但若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颅内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