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失眠的定义与分类: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
根据病程,可分为短期失眠(持续数天至数周)和慢性失眠(每周至少三次,持续三个月以上)。
2.失眠的原因:
生理因素:荷尔蒙变化、神经系统异常等。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压力大等心理问题。
环境因素: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干扰。
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
3.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尽管某些中草药或者复方药物在某些临床试验中可能显示出对失眠的改善效果,但其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支持。
4.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失眠治疗的金标准,旨在改变患者对睡眠的负面认知和不良睡眠行为。
睡眠卫生教育: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晚上摄入刺激性物质等。
5.综合治疗:
治疗顽固性失眠往往需要多学科合作,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是,单靠两味药物难以有效治愈顽固性失眠。全面的评估、多因素综合治疗才是更科学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