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的身份、病情和置管部位;
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知情同意;
准备无菌操作包、PICC导管、消毒液、局麻药、导丝等医疗器材。
2.选择和标记穿刺点:
通常选择肱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穿刺点;
使用超声引导确定合适的血管,避免损伤邻近组织;
标记选定的穿刺点,并确保周围皮肤清洁无损。
3.消毒和铺巾:
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消毒剂严格消毒穿刺区域,至少覆盖10x10厘米范围;
消毒完成后,用无菌巾覆盖消毒区域并形成无菌区。
4.局部麻醉:
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皮下麻醉,以减轻患者疼痛;
确保麻醉充分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5.穿刺及置入导管:
使用穿刺针在标记处进针,确认针头进入静脉后,置入导丝;
沿导丝推进PICC导管,直至预定长度,一般为40-50厘米;
抽出导丝,固定导管尾端以防脱落。
6.固定和X线确认:
使用无菌敷料固定导管,确保不移动;
拍摄胸部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调整导管长度,如有必要,确保导管位置准确。
7.术后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
每次使用前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防止堵塞;
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这些详细的步骤,可以确保PICC导管置入过程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