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脑供血不足的定义:脑供血不足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影响脑组织正常功能。常见症状包括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2.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50岁以上者。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等均可能增加脑供血不足的风险。
3.诊断和治疗:
诊断: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MRI),结合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药、降脂药)、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4.预后与预防:
预后:轻度脑供血不足经过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多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脑梗死或其他脑血管并发症。
预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是预防脑供血不足的重要措施。
脑供血不足虽不是绝对的大病,但其长期影响不可忽视,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需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