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取样差异:术前活检通常通过内镜等方法获取较小的组织样本,可能未能完全代表整个肿瘤。若取样部位恰好是恶性区域,而手术切除后更大范围的病理检查发现主要成分为良性,则会出现结果不同。
2.肿瘤的异质性:某些肿瘤包含不同类型的细胞,可能既有恶性成分,也有良性成分。术前活检可能检测到恶性成分,而术后大部分切除组织显示为良性。
3.病理误判:活检和手术后的组织检查都依赖于病理科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或识别困难的可能性,尤其在肿瘤细胞形态不典型时。
4.肿瘤退化或变化:在一些情况下,肿瘤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细胞特征上的变化,如炎症反应引起的自发退化,但这种情况相对罕见。
尽管术后病理结果倾向于最终诊断,但在治疗决策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若对结果存疑,可进行进一步复查或寻求第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