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评估病情:需要准确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尿毒症的影响。这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和尿量,以及检查血红蛋白水平等实验室指标。
2.液体选择:优先选择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替代失去的血容量。胶体液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但需谨慎,因为它们可能增加肾脏负担。
3.输液速度和量:
初始阶段通常需要快速输液以恢复血容量,但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心衰风险。
随后阶段,应根据每日监测的尿量、心功能状态和电解质水平调整输液量。通常来说,尿毒症患者的每日液体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500-1000毫升加上前一天的尿量。
4.动态观察和调整: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尿量,必要时使用利尿剂以促进过多液体的排除。
5.透析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透析来辅助控制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这特别适用于难以控制的尿毒症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至关重要,确保对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的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