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肺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更可能受益于术后免疫治疗,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情况则较为复杂,需要具体评估。
2.分期:早期肺癌(I-II期)通常通过手术即可治愈,术后免疫治疗的必要性较低。对于III期及以上的患者,由于肿瘤扩散风险增加,术后免疫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机会。
3.PD-L1表达水平:PD-L1是一种蛋白质,其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高表达的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
4.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个人健康状况:术后的病理检查能提供肿瘤侵袭程度的信息,从而帮助决定是否需要额外治疗。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5.临床试验数据: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支持术后免疫治疗在特定情况下的有效性,例如某些标靶药物与化疗的联合使用。
免疫治疗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术后干预措施,但其适用性需根据具体病例仔细评估。医疗团队将综合考虑病情特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制定最优治疗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