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夜盲症

2025-08-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夜盲症的主要特征是视力在夜间或光线不足时显著下降。它通常是由于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出现问题,尤其是负责低光环境视觉的杆状细胞功能受损所导致。

1.夜盲症可能是遗传性疾病。常见的遗传因素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影响杆状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全球范围内,大约每5000到7000人中有一人受到此病影响。

2.维生素A缺乏也是夜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维生素A是生成视紫红质的重要营养素,后者是在低光环境下发挥作用的必要化学物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维生素A缺乏在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儿童中引发夜盲症。

3.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也会导致夜盲症。白内障形成会使晶状体浑浊,从而阻碍光线进入眼睛,并降低夜间或低光条件下的视觉能力。

4.夜盲症还可由药物副作用引起。例如,一些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视网膜功能,进而导致夜晚视力减弱。

5.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功能自然下降,包括在暗光环境中的视觉敏锐度。这通常是由于视网膜功能逐渐减弱。

夜盲症的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及时就医检查可以帮助确认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补充维生素A或通过手术治疗相关眼部疾病。诊断和治疗应尽早进行,以避免对生活质量产生更大影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