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检查

2025-03-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一种由胆汁排泄障碍引起的疾病,通过特定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及病因。以下是常见的检查方法:

1.血液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其中直接胆红素比例较高是胆汁淤积的重要标志。

肝功能检查:转氨酶(ALT、AST)可能轻度升高,而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提示胆汁淤积。

脂溶性维生素水平:长期胆汁淤积可导致维生素A、D、E、K吸收不良,需要监测相关指标。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评估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胆结石或者肿瘤压迫等。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用于详细观察胆道结构,有助于发现细微的梗阻或胆道异常。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适用于需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如取石或胆道引流。

CT扫描:可显示肝脏与胆道的解剖结构,有时用来评估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胆道闭塞。

3.肝穿刺活检

对于无法通过影像明确诊断的问题,肝活检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肝细胞损伤、纤维化或免疫性疾病。

4.病因相关检查

自身免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提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病毒标志物:检测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遗传学检测:用于筛查先天性胆汁淤积综合征。

早期通过上述检查明确黄疸来源和具体病因,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并改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