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因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粘膜急性炎症,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病例由病毒感染引起,如诺如病毒。通常此类疾病会导致胃部不适,并由于肠蠕动加快而产生频繁的便意。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约为10%-20%。其特点是慢性或间歇性腹痛、腹胀以及排便异常,包括频繁便意或腹泻。压力、饮食变化和睡眠不足常为诱发因素。
3.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动力障碍指胃肠平滑肌或神经功能异常,导致胃部排空延迟或肠蠕动过快。这可能引发胃部不适和便意增加,同时可伴有腹胀、嗳气等症状。研究显示,其发生率在普通人群中约为15%。
4.食物刺激或药物副作用
摄入过多辛辣、高脂或不洁食物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发胃部不适和频繁便意。一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类似问题。
5.其他疾病可能
包括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较少见但仍需重视的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会导致胃部和肠道的不适,还可能伴随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症状。
胃肠道健康需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过度压力。如症状持续或出现明显疼痛、发热、血便等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