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因决定是否用药
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80%病例,不需要使用消炎药,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或致泻性大肠杆菌):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抗生素,但通常仅在症状严重且伴有发热或血便时才建议使用。
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这类情况需要特定的驱虫药物,如甲硝唑,但需经医生确诊后开具。
2.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恢复甚至诱发耐药性。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应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在医嘱下选择合适的消炎药,例如氟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但如果症状轻微,一般不推荐使用。
3.症状缓解措施
补液:口服补盐溶液是首选,以预防脱水。
止泻药:如洛哌丁胺,仅在必要时短期使用,但血便患者禁用。
保护胃肠道黏膜:蒙脱石散可减少腹泻,帮助吸附毒素。
4.饮食调整与支持治疗
急性期应避免乳制品、高脂肪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
可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面条、蒸蔬菜等。
充分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
如出现持续高热、大量血便、剧烈腹痛或明显脱水,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