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缺乏膳食纤维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少,水分吸收过多,形成干硬的小颗粒状大便。纤维摄入建议每天保持在25-30克,可通过全谷物、蔬菜、水果和坚果来补充。
2.饮水不足
如果每日饮水量不足,粪便含水量会减少,从而变得干硬且难以排出。成人一般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运动或高温环境下应适当增加。
3.肠道蠕动功能异常
肠道平滑肌蠕动减缓可能导致粪便推进速度过慢,使得其在结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进一步吸收。此类问题可能与饮食结构单一、活动量不足或应激相关。
4.压力或情绪影响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或焦虑情绪下,会影响肠道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便秘和羊屎样便。
5.某些疾病因素
如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内科疾病可能引发便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钙剂、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此情况。
6.生活方式问题
久坐、缺乏运动都会降低胃肠道动力,影响正常排便。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如果羊屎样便仅偶尔出现,多数情况下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改善。但若长时间持续或伴有腹痛、便血等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器质性病变。如确定病因后需遵医嘱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