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度检查
使用电脑验光仪或散瞳验光来精确测量屈光度,以确定具体的近视程度,并区分是否伴随散光或远视等其他屈光异常。
2.视力检测
测试矫正前后的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了解视功能的状态及矫正的效果。
3.眼轴长度测量
高度近视往往伴随眼轴增长,通过生物测量设备准确测量眼轴长度,帮助判断近视的发展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眼部结构性变化。
4.眼底检查
高度近视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后巩膜葡萄肿等并发症。通过散瞳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可以详细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健康状况。
5.角膜厚度和曲率检查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厚度和弧度,尤其在考虑近视手术时非常重要。这项检查可以判断是否适合激光矫正手术或其他手术方式。
6.前房深度和眼压测量
高度近视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较高,需要测量眼压和前房深度,及时发现眼内压增高或前房异常情况。
7.玻璃体检查
超高度近视人群可能出现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通过裂隙灯联合三面镜检查可观察玻璃体的透明度和附着状态。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眼睛状态,尤其注意监测视网膜健康和眼压变化,如发现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或眼部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