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进行前列腺癌皮下注射

2025-02-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前列腺癌的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方式,通常用于抑制雄激素水平,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在执行这一操作时,需要注意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并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和药物剂量。

1.注射药物的选择与准备

前列腺癌皮下注射常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拮抗剂类药物。例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睾酮分泌来控制肿瘤发展。用药前需仔细核对注射药物名称、剂量和有效期,确保药物保存于规定温度范围内。

2.注射时间与频率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给药方案,例如:

亮丙瑞林常见的注射周期为每月一次,也可根据具体制剂调整为每三个月或六个月注射一次。

戈舍瑞林通常每月或每季度注射一次。

遵医嘱进行注射能确保疗效,同时避免过度或不足用药。

3.注射部位选择

推荐的皮下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下方(远离脐周5厘米以上)、大腿外侧或手臂外侧。此类部位脂肪层较厚,适合皮下注射,且能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每次注射应更换部位以减少局部组织损伤的风险。

4.注射操作步骤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使用酒精棉签消毒注射部位,从中心向外画圈擦拭,待干燥后进行注射。

将针头以45度角刺入皮下,缓慢推注药液,防止进入肌肉或血管。

注射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压住注射点数秒,不需揉搓。

5.可能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硬结,这通常为轻微反应,可自行缓解。

系统性反应如潮热、乏力、骨痛等,可能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应及时报告医生。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或全身皮疹,此时需要立即就医。

严格遵守上述步骤和安全规范可以确保注射效果,同时将潜在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