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同步性结肠癌的定义:指同一患者在确诊时,其结肠的不同部位存在两个或以上原发癌灶,且这些癌灶在组织学上彼此独立,而非单一癌灶的转移或扩散。
2.发生率:同步性结肠癌占所有结直肠癌的2%~5%。随着筛查技术的进步和内镜检查的普及,其检出率有所上升。
3.左右两侧病变特点:
左侧结肠包括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通常表现为肠梗阻、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
右侧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和部分横结肠,症状可能更隐匿,多表现为贫血、消瘦和慢性腹痛等。
同时发生左右两侧癌变时,患者可能呈现上述两组症状的叠加或复杂表现。
4.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如具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的患者,风险更高。
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长期暴露于高脂低纤维饮食、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的个体。
多发性腺瘤患者,其肠道中可能存在多个独立恶变的风险。
5.诊断与治疗:
内镜检查结合活检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是同步性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辅助化疗。
精细的术前评估和术中探查,能有效发现可能遗漏的小病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同步性结肠癌提示了定期筛查的重要性,尤其针对高危人群,应重视早期症状并进行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