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适应症:
出现严重的肠梗阻,无法通过药物或其他保守治疗缓解时,造瘘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
病情进展至结肠癌晚期且无法根治性切除,但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接受手术。
2.手术目的:
缓解梗阻带来的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为排便创造新的通路,避免肠内容物滞留导致感染或进一步并发症。
3.手术方式:
常见的操作是结肠造瘘,根据梗阻位置选择近端健康肠管作为造瘘口,让粪便直接从体外排出。
手术类型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造瘘,晚期患者多以永久性造瘘为主。
4.风险与注意事项:
晚期患者一般身体虚弱,手术可能存在较高的麻醉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包括感染、造瘘口周围皮肤损伤等。
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营养状态以及局部肿瘤扩散情况,以判断手术可行性。
5.非手术选择:
对于极度虚弱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尝试放置支架以临时疏通梗阻,但这同样需要根据病变部位评估是否适用。
对于结肠癌晚期肠梗阻患者,能否实施造瘘手术需在综合考虑病情、身体状况及预期生存期后由医生判断,以尽量减轻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