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膀胱输尿管的抗反流机制

2025-03-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膀胱输尿管的抗反流机制是一种解剖生理结构,通过控制尿液单向流动,防止尿液从膀胱逆流到输尿管和肾脏,从而保护上尿路的功能和健康。

1.解剖结构:输尿管进入膀胱的部分通常呈斜行穿过膀胱壁,称为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它的长度与角度对于抗反流功能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输尿管在膀胱内段的长度约为3-5倍的输尿管直径,这种解剖比例有助于形成一个有效的“阀门”。

2.动态关闭机制:当膀胱充盈或排尿时,膀胱壁肌肉收缩会压迫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使其关闭,从而阻止尿液逆流。这一过程需要膀胱壁肌肉和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协调工作。

3.膀胱内压的作用:膀胱内压力升高时,便会压平斜行穿过膀胱壁的输尿管内段,使其闭合,进一步增强抗反流功能。

4.生理调节因素:输尿管蠕动波和膀胱括约肌的协同作用,也是防止尿液逆流的重要环节。输尿管蠕动可以将尿液持续向下输送,而膀胱内的收缩则防止逆流发生。

该机制若出现功能性或解剖性异常,例如输尿管膀胱连接部位过短、过宽或膀胱内压过高,可能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增加尿路感染和肾功能受损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