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在B超检查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025-01-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道结石在B超检查后消失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结石排出体外

尿道结石常伴随排尿活动移动到膀胱或尿道口,甚至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尤其是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这可能导致B超复查时检测不到结石。

2.结石位置移动

结石可能因为尿液流动或体位变化而从尿道移至其他部位,比如膀胱或输尿管。这种情况下,B超难以在之前的观察范围内再次发现结石。

3.B超分辨率限制

尿道属于狭窄区域,小于一定大小(通常是2-3毫米)的结石可能未被准确呈现。初次检查显示“结石”的影像可能是误差,而非真正的结石。

4.伪影或假象

初次B超检查中,声波反射形成的伪影或尿道内气体可能被误认为是结石。随着气泡排出或身体状态改变,复查时可能不再显示相同图像。

5.自然溶解

极少情况下,尿酸类结石在尿液偏碱性条件下有可能部分溶解,从而降低检出概率。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服用某些调节尿pH的药物后。

尿道结石患者在排石期间应保持充分饮水,促进尿液畅通,同时注意监测症状变化。如果出现疼痛加剧、血尿或者无法排尿等情况,应尽快就医以防阻塞或感染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