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主要形成于肾脏,由尿液中过量的矿物质和盐类结合形成的晶体导致。这些结石可能进入输尿管,引起疼痛或梗阻。尽管输尿管结石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较成人低,但并不罕见。
2.导致青少年患输尿管结石的高危因素包括:
饮食中过量摄入高钠、高蛋白或含草酸盐较多的食物,如薯片、巧克力、菠菜等。
喝水不足,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遗传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尿路结石,青少年的发病几率会显著增加。
特殊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钙、胱氨酸尿症等,也会使结石风险升高。
3.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腰腹部剧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血尿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是在体检时发现。
4.青少年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通常依赖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等。治疗方式视结石大小和症状轻重而定,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通过多喝水自行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药物治疗、碎石术或手术干预。
5.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天建议摄入足够的水以保证尿液稀释。同时,应控制高钠、高蛋白和含草酸盐食物的摄入,注意均衡饮食。
青少年虽然不属于输尿管结石的高发群体,但仍需警惕和预防这一疾病,尤其是在存在遗传背景或不良生活习惯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