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大小
肺结节通常定义为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灶性病变。根据大小可分为:
微小结节(<5毫米)。
小结节(6-10毫米)。
亚厘米级结节(11-30毫米)。
2.密度
*实性结节*:在CT影像中呈现均匀的高密度,通常与良性病变相关,但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表现。
*亚实性结节*:包括磨玻璃样密度和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常见于早期腺癌或炎性病变,而部分实性结节因其实性成分更容易提示恶性潜能。
*钙化结节*:出现弥漫性或中心性钙化多提示良性病变,如肉芽肿或错构瘤。
3.形态
圆形或椭圆形:常见于良性病变。
不规则形:常提示恶性病变可能,尤其是伴有毛刺或锯齿状边缘时。
4.边缘特征
光滑边界:通常提示良性病变。
毛刺状:提示可能为恶性病变。
分叶状:也是恶性病变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超过三处以上分叶的情况。
5.血管和支气管征象
血管穿行:结节内穿过的血管形态紊乱或异常增多常提示恶性。
空洞或气道改变:空洞多见于感染性病变或坏死性肿瘤;而支气管充气表现则多见于磨玻璃样结节中的恶性病变。
6.动态变化
稳定无变化:病灶长期稳定,多提示良性,但仍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评估。
增大趋势:短时间内增大可能性较高的考虑恶性。
全面评估肺结节时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背景、危险因素以及动态随访结果综合判断。明确诊断前,应尽量避免忽视对恶性可能性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