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钟紊乱:人体的生物钟是由脑内的一组细胞控制的,通常随着昼夜节律而运行。如果经常在深夜活动或者白天长时间睡眠,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使得晚间不容易入睡。
2.饮食因素:如果晚餐摄入过多咖啡因或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兴奋,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使得入睡困难。高糖高脂的食物也可能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
3.心理压力:焦虑、紧张或压力大的环境会使大脑持续保持警觉状态,影响入睡。此时,体内皮质醇水平可能升高,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4.电子设备使用: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特别是在临睡前,会由于屏幕发出的蓝光抑制褪黑素的释放,从而延迟入睡时间。
5.运动不足或过量:缺乏适度运动会导致身体能量消耗不足,从而不易产生疲倦感。而过于剧烈的运动则可能使体温升高和肾上腺素增加,影响入睡。
保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夜间失眠的问题。同时,避免在临睡前使用刺激性物质或电子设备,可以帮助提高入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