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处理方法都有哪些

2025-02-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崴脚后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受伤部位,简称RICE原则。对于严重的崴脚,还可能需要医疗介入和康复理疗。

1.休息:避免继续使用受伤的脚踝,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在最初的24到48小时内,尽量减少重量负担和活动。

2.冰敷:在受伤后的头48小时内,每隔2到3小时进行15到20分钟的冰敷可以有效减少肿胀和疼痛。冰袋或冷敷袋应通过布类覆盖在皮肤上以避免冻伤。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帮助控制肿胀。包扎时要避开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在坐下或躺下时,将脚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有助于减轻肿胀。建议使用枕头垫高下肢。

5.严重情况: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明显变形、无法承重或肿胀持续加重,则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X光检查以排除骨折,并提供合适的支撑工具如护具或拐杖。

6.康复理疗:在急性期过后,为了恢复脚踝功能,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拉伸和增强肌肉力量的练习。平衡训练也有助于预防未来扭伤。

崴脚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避免长期并发症的重要步骤。注意观察症状变化,根据需要寻求专业医疗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