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状态常导致多梦。研究表明,约有30%至50%的人在经历压力事件后会出现睡眠问题。
2.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光线、噪音和温度都会影响睡眠质量。调查显示,超过60%的睡眠问题与环境因素相关。
3.生理因素:饮酒、吸烟、高咖啡因摄入以及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多梦。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大约20%的多梦患者存在生理基础疾病。
4.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扰乱生物钟,增加多梦的发生概率。
对于多梦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和正念冥想来舒缓压力,帮助稳定情绪。
2.调整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以降低外界干扰。
3.优化生活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午后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加强体育锻炼。
4.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助眠药物或治疗潜在疾病的药物,以改善睡眠质量。
多梦通常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心理健康、改善睡眠环境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减少多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