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外用止汗剂:氯化铝是常用的成分,通过阻塞汗腺管道来减少汗液的产生。对于轻中度多汗症,外用止汗剂通常是首选。
2.口服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和羟丁酸可以抑制全身性的汗液分泌,但可能导致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3.肉毒杆菌毒素注射:通过阻断神经信号来减少汗液的分泌。这种方法通常对于局部多汗,如腋下多汗,效果较好且持续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
4.微波疗法:使用微波加热技术破坏汗腺。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治疗腋下多汗方面具有长期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5.手术治疗:包括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和汗腺切除术。手术通常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但可能伴随代偿性多汗等风险。
6.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破坏汗腺,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生活方式及自身偏好,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