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
早晨起床后:
此时人体处于静息状态,血压较为稳定,能较好地反映基础血压水平。
下午4-6点:
这是血压可能出现高峰的时间段,特别是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而言。
晚上睡前:
有助于了解夜间血压变化,特别是对于那些夜间血压可能升高(即反勺型高血压)的患者。在晚饭后、睡前进行测量。
血压不稳定时的监测:
如果血压波动较大或不稳定,建议增加测量次数。除了上述时间段外,还可以在上午9-10点和下午3-5点进行测量,甚至可以从早到晚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测量,并详细记录结果。
2、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准备阶段:
坐位测量,保持血压计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避免将血压计悬在半空中。
测量前至少休息5-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饮用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
选择工具:
优先选用电子血压计,因其操作简便且准确性较高。如果使用水银柱血压计,需确保血压计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宽度一般为12-14cm,长度应能覆盖上臂的80%左右。袖带应绑在肘窝上2-3cm处,松紧度以能放入1-2指为宜。
测量步骤:
保持坐姿端正,背部靠墙或椅子靠背,双脚平放地面。
将袖带绑在上臂中部,按下血压计的开始键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保持静止状态,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
电子血压计会自动显示测量结果。如果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则需仔细听取柯氏音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使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时,建议进行至少2次测量,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通过遵循上述最佳时间和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血压,从而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