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低血压定义:一般情况下,成人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可认为是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引发各种不适。
2.常见原因:
脱水:人体缺水时,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影响血压调节。
心脏问题:心率过慢或心输出量不足可能导致低血压。
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药物作用:某些降压药、利尿剂或抗抑郁药可能导致血压偏低。
3.症状表现:除了全身乏力,低血压还可能伴随头晕、视线模糊、恶心、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
4.应对措施:
增加液体摄入:保证饮水充足,有助于维持血容量。
饮食调整:增加盐分和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
慢慢改变体位:避免突然站立或坐起,以防止因重力作用加重血压降低。
定期监测:持续性的低血压应当进行专业医疗评估。
低血压通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得到改善,但若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