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

2025-0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幼儿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小脑损伤或发育异常导致的运动障碍,其特征是协调和平衡能力受损。常见症状包括步态不稳、肌肉张力低下和精细动作困难。

1.共济失调:这一类型的脑瘫主要影响儿童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表现为行走不稳、容易跌倒以及无法完成需要精细协调的动作,如系鞋带或使用餐具。

2.肌肉张力:通常伴随低肌张力,即肌肉较为松弛,这会进一步影响姿势控制和维持站立的能力。

3.运动发展迟缓:在婴儿期,可能会观察到运动里程碑延迟,例如翻身、坐起和爬行等动作的实现较晚。

4.言语及吞咽困难:有些患儿可能表现出言语不清晰或者吞咽困难,这是因为协调口腔和咽部肌肉的能力受限。

5.手眼协调:手眼协调能力减弱,使得孩子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时存在一定困难,比如画画或搭积木等细微动作。

共济失调型脑瘫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症状,而另外一些则可能需要依赖辅助设备进行日常活动。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这些孩子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以及在必要时的语言治疗,可帮助提高他们的运动和沟通能力。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