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1.抗生素治疗:
早期梅毒(第一期和第二期):通常使用单次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G。剂量通常为2.4百万单位。
晚期梅毒(包括潜伏期和第三期):一般建议每周一次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G,连续三周,每次2.4百万单位。
神经梅毒:需要高剂量静脉注射青霉素G,通常每4小时一次,持续10至14天。
2.对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疗法:
多西环素或四环素可作为替代药物,一般口服两周到一个月不等,根据梅毒的期别有所不同。
严重青霉素过敏者应考虑脱敏治疗,使其能够安全使用青霉素。
3.定期随访:
治疗后需要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确保感染被完全治愈。
若血清学反应没有显著下降,应重新评估并可能需要追加治疗。
4.合并治疗:
有神经系统症状或怀疑神经梅毒者,需进行脑脊液检查,确定是否有神经系统感染。
怀孕期女性应接受青霉素治疗,无论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