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识别出肾脏、膀胱以及其他泌尿系统器官内的肿块。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通常用于进一步评估可疑病变。
MRI:对于某些情况下,如需要高分辨率成像或评估软组织损伤时,MRI可能比CT更有优势。
静脉尿路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并拍摄X光片,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发现异常。
2.尿液分析和细胞学检查:
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到血尿等异常,这可能提示泌尿系疾病的存在。
尿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的脱落细胞,寻找癌细胞的证据。
3.实验室检测:
血液检验:通过测定特定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可以辅助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生物标志物检测:某些类型的泌尿系肿瘤可能会伴随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升高。
4.内窥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直接观察膀胱和尿道内部,如果发现可疑病变,可以取样进行活检。
通过上述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查出泌尿系肿瘤,并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是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