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病因:通常由肾上腺皮质的增生或肿瘤(如醛固酮瘤)引起。
发病机制:肾上腺自身产生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钠潴留、钾排出增加,引起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发生率:大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至10%。
诊断:通过监测血液中醛固酮和肾素水平的比值,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认肾上腺病变。
2.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病因:常见原因包括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动脉狭窄和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状况会引起肾素分泌增加,继而刺激醛固酮分泌。
发病机制:非肾上腺因素导致肾素活性升高,进而诱导醛固酮过量分泌,从而也造成钠和水潴留,但通常伴随其他基础疾病症状。
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和相关检查,重点关注肾素水平的变化。
两者均可引起高血压和电解质失衡,但根本原因和治疗策略有所不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而继发性更侧重于控制引起醛固酮增加的基础疾病。在处理这两种情况时,应充分考虑它们各自的特点以选择适当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