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的手法及操作方法是什么

2024-10-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针刺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特定的手法将细针插入人体的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生理功能的目的。以下是关于针刺手法及操作方法的重要信息:

1.基本准备:

需要首先选择适当的针具,通常使用的是不锈钢制成的细针。

操作前要确保消毒环境和器具的清洁,避免感染。

2.针刺的具体步骤:

确定穴位: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经络和穴位。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体表标志、骨度分寸法等。

皮肤消毒:在确定的穴位处,使用酒精或碘伏进行局部皮肤的消毒。

进针:一般采用直刺、横刺、斜刺等方法。进针时要稳准,迅速穿透皮肤到达肌肉层或穴位所在的位置。

留针:根据病情需求,一般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可以进行捻转、提插等手法来刺激穴位。

拔针:轻轻拔出针具,并进行局部按压以减少出血。

3.针刺的手法:

提插手法:通过提起和插入针具,不断调整深浅,以达到不同的刺激效果。

捻转手法:通过旋转针具,增加对穴位的机械刺激,增强治疗效果。

泄法与补法:泄法主要用于疏散邪气,通常用力较重且频次较快;补法则着重于增强正气,动作缓慢且轻柔。

针刺疗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也需注意禁忌症,如严重心脏病、血液病、局部感染等患者不宜使用。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