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病机:
肺经风热:常见症状为面部及前额出现红色丘疹,有皮脂溢出,有时伴有微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脾胃湿热:表现为面部油光较重,丘疹红肿显著,有脓疱,伴有口苦、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状。
血瘀痰凝:主要表现为结节性痤疮,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面部皮肤粗糙或有疤痕。
2.辨证施治:
肺经风热型:清肺热,解毒散风。常用药物包括黄芩、连翘、桑白皮等。
脾胃湿热型: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可选用茵陈蒿、黄连、白术等药物。
血瘀痰凝型: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合使用丹参、赤芍、桃仁等药材。
整体调理: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中医讲究整体调理,配合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改善,通过调和脏腑功能,增强身体自愈能力。
3.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用相关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常用方剂如“清肺消痤汤”、“茵陈蒿汤”等。
外用中药:包括中药洗剂、敷剂等,用以局部消炎杀菌,促进皮损恢复。如金银花洗剂、野菊花敷剂等。
针灸疗法:选取面部及全身相关穴位,通过针灸刺激,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如取合谷、曲池、迎香等穴位。
其他疗法:如推拿、中药面膜等辅助疗法,也对调节皮肤状态,缩短病程有所帮助。
青春痘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但其发病机制复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摄入,对于预防和缓解痤疮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