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胰腺假性囊肿:这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疾病,通常由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引起。大多数情况下,假性囊肿无需手术干预,可通过保守治疗自行消退。若假性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且持续6周以上,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手术。
2.浆液性囊腺瘤:这种类型的囊肿主要发生在女性患者中,多为良性,极少发生恶变。小于4厘米的浆液性囊腺瘤通常不需要手术,仅需定期随访;而较大的囊腺瘤则可能因压迫症状需要手术切除。
3.黏液性囊性肿瘤:包括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这种类型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对于发现有恶性倾向的黏液性囊性肿瘤,建议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止恶性转化。
4.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这种类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分为主胰管型和支胰管型。主胰管型IPMN有较高的恶变率,需积极手术治疗;支胰管型IPMN则根据大小和症状决定治疗策略,一般在观察期间每6到12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
5.实性假乳头状瘤:此类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虽然罕见,但具有低度恶性潜力。绝大多数实性假乳头状瘤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胰腺囊性疾病的管理依赖于对不同类型囊肿的准确诊断和评估。在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影像学检查、血清标志物及细胞学分析等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