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补充水分:
人体在发烧时会散失大量水分,尤其是在出汗的情况下。因此,需要多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防止脱水。
每日水摄入量可根据体重进行估算,通常成年人每日需要约2-3升水。
2.调整衣物和被褥:
发热过程中不宜穿过厚的衣物或使用过厚的被褥,否则可能加重体温上升。
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并适时更换因出汗而湿透的衣物和床单,有助于舒适降温和减少感染风险。
3.物理降温:
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来帮助降温,避免使用冰冷的水或酒精,因为这些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和寒战。
擦拭重点部位包括额头、颈部、腋下和腹股沟,这些地方有丰富的血管,有助于散热。
4.药物治疗:
若体温持续升高,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服用。
避免滥用抗生素,除非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否则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
5.监测病情:
定期测量体温,了解体温变化情况。成人正常体温范围为36.1°C至37.2°C,超过38°C即为发热。
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合理应对发烧出汗现象,可有效缓解不适并促进康复。在采取措施时,需注重自身感受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