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调和营卫的功效。
2、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主要用于养血活血、调经止痛。
3、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4、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用于滋阴补肾。
5、八珍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用于气血双补。
6、十全大补汤: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具有补气养血、温阳益气的功效。
7、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主要用于清热解毒。
8、防风通圣散:由大黄、黄芩、黄连、防风等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
9、芍药甘草汤:由白芍、甘草组成,用于缓急止痛。
10、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大枣、木通组成,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11、乌梅丸:由乌梅、黄连、黄柏、附子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涩肠止泻的作用。
12、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用于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13、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陈皮、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14、二仙汤:由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知母、当归、黄柏组成,滋补肝肾、温阳壮阳。
15、玉屏风散: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益气固表止汗。
16、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和解少阳。
17、六神丸:由牛黄、麝香、冰片、蟾酥、雄黄、珍珠组成,具有解毒消炎、镇静止痛的作用。
18、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木通等组成,用于清肝泻火、利湿通淋。
19、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20、金匮肾气丸:由附子、肉桂、地黄、山茱萸、山药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效果。
以上药方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