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培养是怎么检查的

2024-10-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培养是一种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方法,通常用于诊断尿路感染。其基本流程如下:

1.采集尿液样本:

受检者需要收集中段尿样,这意味着首先开始排尿,然后在中间部分收集尿液,最后继续排尿。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尿道口和外部生殖器的污染。

2.运输和保存:

收集的尿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以避免细菌繁殖或死亡。如果无法立即送检,样本应冷藏保存,并且不超过24小时。

3.接种尿液:

实验室技术员将少量尿液涂布在培养基上。培养基是一种含有营养物质的凝胶,可以促进细菌生长。

4.培养过程:

接种后的培养基在37摄氏度的孵育箱中静置24到48小时。这个温度与人体内温度相近,有利于细菌快速繁殖。

5.检测结果:

初步检测通常在24小时后进行,查看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菌落形成。进一步鉴定可能需要额外的24小时。

如果发现细菌,实验室会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个检查,可以准确识别感染病原体并指导合理用药。正确采集和处理尿样对于获得准确结果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