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每天50-100毫克,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供血不足。
氯吡格雷:通常每日75毫克,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需更强效抗血小板作用的患者。
2.抗凝药物:
华法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节剂量,用于预防心源性栓塞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
利伐沙班:常见剂量为每天10-20毫克,不需要定期监测INR,相对方便使用。
3.血管扩张剂:
硝苯地平:每日30-60毫克,通过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从而改善脑血流量。
尼莫地平:常用剂量为每天60毫克,特别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
4.脑代谢改善药物:
辅酶Q10:每日30-200毫克,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有助于提高脑功能。
谷氨酸钠:通常每日服用1-2次,每次500毫克,促进脑内神经传导和代谢。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严格遵循医嘱。长期用药需定期复查,监测疗效与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