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以下是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机制:
1.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尤其是在下肢的动脉。这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还会损害微小血管,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影响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2.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损伤。感觉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无法感知疼痛和温度变化,从而容易出现伤口、溃疡而不自知。-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汗腺功能,导致足部皮肤干燥、开裂,增加感染的风险。3.免疫功能低下-高血糖会削弱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和愈合不良。4.感染-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一旦足部受伤或形成溃疡,细菌容易侵入并繁殖,导致感染进一步加重。5.外部压力和创伤-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迟钝,无法及时感知不适,容易在不合适的鞋子或长时间的压力下形成压疮和溃疡。综合作用以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一旦形成溃疡,由于血液循环不良、感染和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伤口愈合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坏疽,甚至需要截肢。预防措施1.血糖控制: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2.足部护理: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保持足部清洁和滋润,穿着合适的鞋袜。3.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管和神经功能的评估,早期发现问题。4.预防感染:避免足部外伤,及时处理任何小伤口。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