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位常用于补益肾气。
2、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线上。命门是肾阳的主穴,常用于调理肾阳不足。
3、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的腹中线上。此穴位主要用于补肾固精,调理下焦。
4、气海穴:位于肚脐下1.5寸的腹中线上。气海有调节元气的作用,常用于增强体质,补肾固精。
5、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是肾经的原穴,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6、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足趾屈曲时前脚掌的凹陷处。此穴有引火归元,补肾降火的作用。
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常用于调理肾虚、腰膝酸软等症状。施针或按压这些穴位时,通常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